close

   不知道還有什麼飲料能跟加多寶一樣,一齣世便帶著善意的光輝。清道光年間,王澤邦研製涼茶的目的,就是幫助受疾病困擾的南粵眾生,使其免受瘴癘之苦;而香港鴻道集團的陳鴻道先生創建加多寶集團,則本著弘揚中華傳統養生文化,幫助更多的人享受健康快樂這個善念;十多年前的加多寶公益行,更是加多寶公益事業中絢麗篇章的開端……加多寶就是這樣在“以善為本”中一步步走向成功與輝煌的,這也是別人難以複製的大愛與善為。這種文化基因和軟實力,註定加多寶將成為一個卓越而不凡的企業品牌,其大愛與善為,是別人難以複製的。
  老子《道德經》有雲:“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以此觀之,加多寶善道之生,其根在文化,源遠流長;加多寶善德之畜,宏達而致遠,厚德載物,實而不凡。
  加多寶·學子情:愛心傳承,致力於發展型助學
  那一年,來自河北農村的中國地質大學90後大學生王春暉提交“加多寶·學子情”公益項目的申請書時,他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單純是為了減輕家庭沉重的負擔、讓他順利進入大學的舉動,今後將會改變他的人生軌跡———後來他也成為一個公益團隊的負責人,並以自己的行動影響了身邊的人,讓他們也伸出手來,資助貧困學子。
  在加多寶運行13年的“發展型助學”模式下,受益的學子已經達10175名,這讓業界看到加多寶這個構築了中國涼茶版圖的飲料巨頭的另一面。
  外界記憶中,加多寶在汶川地震和玉樹地震中以億元級的捐贈金額一砸成名。然而在這背後,加多寶的“發展型助學模式”和“建設型扶貧”模式早已在企業界名聲遠播———善行,遠非砸錢那麼簡單。
  在市場層面,加多寶用18年時間、超200億的銷售額打造了一個涼茶中國夢。將公益理念悄然提升到企業戰略高度的同時,加多寶顯露出了另一個造夢的決心:“以善促善,人人公益”之夢。
  目前,中國企業公益運作尚處於起步階段,解讀加多寶在公益領域18年的運作經驗,也就是在解讀中國企業公益之路應如何建立長效機制這個重要的發展命題。
  今年的“五一”小長假,龐宇娟和往常一樣一頭扎進學校圖書館。9個月前,這個來自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一個大山坳里的女孩,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福州大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系。9個月後的今天,她早已適應了大學校園充實而忙碌的生活。
  不過,如果沒有加多寶那筆5000元的資助,龐宇娟也許不能那麼順利地進入大學校園。當時,這個苗族女孩身上那個“用存錢罐撐起大學夢想”的故事一度感動了很多人。時光回到龐宇娟的初中和高中時代。在那個小村子,輟學是最普遍的事。龐宇娟的姐姐輟學並早早嫁人了,弟弟也輟學了,身邊的同學也相繼輟學了。面對身體不好、無法乾重體力活的母親,以及為了供她讀書而辛苦在外打工的父親,龐宇娟也一度想過放棄。但最後,她通過自己採茶葉賺錢,硬是支撐起一個無比堅定的求學夢。
  龐宇娟528分的高考成績,成為山村裡第一個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不過,數千元的學費,對家裡而言又是一筆沉重的負擔。正在龐宇娟犯難之時,學校資助辦的老師一個建議,緩解了這個家庭的燃眉之急———申請“加多寶·學子情”項目的資助。
  順利進入大學校園,離家千里之外,龐宇娟再也無法幫母親分擔家務,採茶存錢的辦法已經不現實了,但她也有其他想法———龐宇娟告訴記者,她通過學校的勤工部在飯堂找到了一份收碗筷的兼職,每個月能掙到200多塊。“這些錢足夠我用來買生活日用品了。暑假我打算到廣東找姐姐,在那打暑期工存錢。”
  大學第一年,學業繁重,但龐宇娟的校園生活卻過得很充實。在申請“加多寶·學子情”項目資助的時候,龐宇娟曾簽署了加多寶《“1幫2”助學志願書》。“聽說以後可以跟著加多寶的公益團隊去支教,我很期待能有那樣的機會盡自己的力量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一回憶起當時的申請決定,龐宇娟至今仍很感謝加多寶所給予的這個受助、自助也可以助人的機會。
  2001年,出資5.3萬元幫助13名溫州貧困高考生圓大學夢,這開啟了加多寶的公益助學之路。迄今為止,加多寶在助學上共投入了超過5000萬人民幣的資金,資助學子10175名。龐宇娟,便是受資助的萬名寒門學子中的一員。
  類似的助學項目,加多寶並不是第一家參與的企業。但加多寶所採取的模式,卻不同於普通意義上對貧困學子的單純捐助。
  “2001年,那個時候企業規模還很小,當時聽說浙江溫州有高考成績很好的學生因交不起學費即將和大學失之交臂,但他們又渴望通過大學改變命運,經過正去到學生家裡探訪的員工的反饋,決定資助他們。”加多寶集團品牌管理部副總經理王月貴回憶道。
  然而,時至今日,加多寶的這種助學模式已經是幾經升級。
  “我們希望給貧困學子提供的,不僅是一筆進入大學的助學金,更是一個可以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參與公益的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加多寶的公益助學理念也能夠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揚。”王月貴所說的這個公益平臺,就是“發展型助學”模式,這種模式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學子資助、愛心義賣和一堂課支教活動的體系化構建,引導受助學子實現“受助、自助、助人”的成長性發展。
  一方面,加多寶對寒門學子給予每人5000元的資助圓其大學夢;另一方面,加多寶以公益為出發點推出了愛心義賣活動,創造出一個融合品牌、合作伙伴與消費者多方力量的愛心共同體,在這過程中,受助學子得益於愛心崗位的提供,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自助;此外,加多寶還構建了“加多寶·學子情”一堂課支教活動,調動受助學子積极參与其中,很好地傳遞了加多寶的慈善助人理念。
  其實在2006年前,加多寶的助學項目和很多企業一樣,都是著力於給貧困學子提供資助。但到了2006年,加多寶一下子將資助範圍擴大到了全國24個城市,並首次開啟公益崗位的活動,“受助、自助、助人”的公益理念開始浮出水面;2011年,加多寶開始由企業公益向社會公益轉變,聯手5A級基金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展開合作,在當年共資助了高達2020名學子,並前瞻性地提出了“人人公益、全民助學”目標及“1幫2”助學的先進理念;2012年,加多寶組織包括往屆受助學子在內的在校大學生及社會愛心人士參與愛心義賣、“一堂課”支教活動,踐行、傳承“1幫2”愛心助學理念;並借助微公益平臺吸納更多社會資源參與助學,實現公益助學品牌的全面升級。
  這種公益平臺的構建,所發揮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來自河北農村、2011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國地質大學的王春暉,其經歷就有典型的代表性。
  2011年,加多寶的5000元助學金幫助王春暉順利進入了大學校園。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和龐宇娟一樣,王春暉也通過勤工儉學自己賺取生活費用。不過,王春暉已經踐行了“支教”的承諾。2012年8月份,王春暉加入“加多寶·學子情”一堂課支教項目,奔赴湖北山區支教。這次支教的經歷更堅定了王春暉做公益的決心,如今,他已成為一個公益團隊的負責人。同時,他的公益熱情也感染了周圍的人,一名網站編輯與同事一起,通過王春暉的支教團隊資助了兩名貧困學子。
  在四川涼山美姑縣龍窩鄉中心學校,“加多寶·學子情”一堂課支教志願者“莫說日子”給留守兒童上了一堂特殊的“夢想課”,通過講述親身經歷,激發孩子對夢想的追求。而他,也曾經是一名受助於加多寶的學子。不僅是“莫說日子”,在“加多寶·學子情”一堂課支教近300名志願者中,不少都是加多寶曾經的資助對象。
  “讓善意變成善行並不難,但讓這種善行行之久遠,則不僅需要愛心的支撐,還需要不斷的創新。”王月貴如此解釋加多寶助學公益路線不斷演變的初衷。
  加多寶賑災:授人以漁,開創建設型扶貧
  在外界看來,除了依托“加多寶·學子情”資助項目構建的“發展型助學模式”,加多寶另一個更為公眾熟知的創舉便是支持中國災害救助和扶貧。
  時光迴流到2008年5月18日晚,由多個部委和央視聯合舉辦的為汶川地震募捐的晚會上,一億元的巨額捐款使加多寶集團“一夜成名”。“希望他們能早日離苦得樂。”加多寶集團的執行總裁陽愛星手持一張碩大的紅色支票,以1億元的捐款成為國內單筆捐款最高企業,吸引了國人的眼睛。社會公益產生的口碑效應立即在網絡上蔓延,許多網友第一時間搜索加多寶相關信息,結果是消息傳出10分鐘後,加多寶網站隨即被刷爆。“要捐就捐1個億,要喝就喝加多寶!”“中國人,只喝加多寶”等言論迅速得到眾多網友追捧。
  繼2008年的1個億之後,2010和2013年,加多寶再次分別捐贈1.3億元和1億元,在玉樹震區、舟曲泥石流災區、蘆山開展扶貧項目。
  “對於扶貧來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何況是一家企業。這也是為何我們會做出5年3次億元捐贈行動最基本的出發點,更是我們堅持探索可持續性扶貧賑災的動力。”王月貴表示。
  據加多寶內部員工透露,在首筆億元捐款之後,他們曾向負責操作款項的某機構咨詢款項的分配和操作過程,但得到的回覆只是款項已經全部捐給災區,至於如何分配、用在了哪些公益項目上等細節問題,卻知之甚少。
  加多寶逐漸意識到,企業做公益慈善不應該只滿足於捐款捐物,但是它又缺乏開展公益慈善項目的專業能力。而加多寶的這個感覺也恰恰戳中了中國企業公益缺乏長效機制的痛點。在天災面前,許多企業慷慨解囊,但災難過後,更值得關註的還是如何對災民持續關註、致力於其災後援建工作。
  終於,中國扶貧基金會這個專業公益平臺,開始進入加多寶的關註焦點。
  “對於因災致貧的災區群眾,加多寶認為,不僅要對他們進行物質生活方面的援助,更重要的是通過一些項目的建設,授予他們脫離貧困的技能和平臺。”王月貴表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樣一句古諺語或者最能概括加多寶摸索扶貧項目創新路徑的初衷。
  這種災區扶貧思路的轉型,加多寶是從玉樹地震後開始慢慢摸索的。2013,加多寶捐贈善款1.1億元,在玉樹震區、舟曲泥石流災區、蘆山開展建設型扶貧項目。而這些扶貧項目的選定也並非漫無目的,而是加多寶和中國扶貧基金會深入災區一線開展調研、根據災區實際情況和災民需求規劃款項的使用方向而擬定的。
  最典型的一個創新模式,就是加多寶在玉樹震區試水合作社模式,這也是資金投入量巨大的災後重建模式,但作為首吃螃蟹的企業,加多寶還是義無反顧地執行。
  當時,依靠加多寶捐贈的巨額資金,中國扶貧基金會對玉樹震區災後重建展開了全面規劃,投資拍下土地、玉樹綜合交易市場等稀缺資源與項目,建立基礎設施,組織災民籌建合作社、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當項目基礎設施建好之後,中國扶貧基金會就將產權捐給合作社,這樣不僅解決了短期收入問題,而且還能解決長期持續發展的問題。參與合作社的農民不僅擁有短期的資產,還可以開展經營,並能擁有股份收入。
  小試牛刀獲得成效之後,加多寶又迅速在玉樹縣結古鎮東風村建成73座蔬菜大棚座;組建了甘達村運輸隊;為德達村捐牛、送奶車等組建奶業基地項目;甚至捐建了玉樹州最大的農畜產品綜合交易市場,這個交易市場運行收益的20%將設立玉樹州扶貧基金,用於幫助其他貧困村脫貧致富。
  這一些扶貧項目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對當地經濟的推動是巨大的。據當地反饋的數據,比如運輸隊項目,2011年4月開始正式投入運營,截至2013年8月,累計實現收入375餘萬元,純利近300萬元,實現分紅三次,累計給災民分紅資金、物資120萬元。農畜產品綜合交易市場以合作社的形式經營,幫助1000戶貧困脫貧致富;而蔬菜大棚基地惠及200餘名農牧民,將人均年收入在原來基礎上提高了3000元。
  通過開展公益扶貧項目,加多寶在幫助災民提高生存和發展能力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加多寶訂單農業模式:既“輸血”又“造血”
  從“發展型助學”到“建設型扶貧”,我們可以看到,加多寶在“輸血”的同時也在力圖探索“造血”的公益路徑。這種路徑,在加多寶生產線上游9省的種植農戶身上也能明顯看出來。
  梅州蕉嶺縣春風仙草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徐勇管理著一個有2000戶農戶的合作社,這個合作社種植著加多寶正宗涼茶重要原料之一的仙草。“農戶的收入這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都買了房子,有的甚至買了車,如果是種植大戶,一年的收入甚至可以有10萬塊。”在徐勇眼裡,這幾年種植仙草的農戶生活的不斷變化,正是加多寶帶領農戶致富的最好例證。
  2008年之前,梅州蕉嶺縣一帶雖然也有種植仙草,但因沒有銷路,願意種植的農戶零零星星的。2008年,這種現狀改變了,當時加多寶對這裡的光照、溫度、水分、土壤等指標作了綜合評估,確定這裡的種植環境符合加多寶的要求後,以“公司+基地+農戶”的創訂單農業發展新模式成立了合作社。
  新模式下,加多寶給了農戶更多的技術支持。“加多寶派駐了12個技術人員常駐在合作社。”徐勇告訴記者,這些技術人員對農戶從選種、耕作、種植、修剪、採摘、晾曬、運輸整個過程都會進行深度的參與和全程跟蹤,“這種規範甚至會細緻到規定苗與苗之間的距離是多少、用肥的種類和用量等”。
  “因為沒有技術,以前種植的畝產量就在600-700斤之間,但現在每畝的產量可以達到1100-1200斤。”徐勇表示,產量的提升,使得農戶收益水漲船高,所以,這幾年加入合作社的農戶一直在不斷增加。
  “每斤仙草的保底價是3.5元,如此計算每畝仙草的保底價大概在4000元左右,這個價格已經能保證農戶略有利潤。”徐勇表示,這兩年加多寶收購仙草的價格一度高達每畝七八千塊。“跟當地種植其他農作物的農戶比起來,幫加多寶種植仙草的農戶的利潤要豐厚得多。”
  梅州蕉嶺縣春風仙草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收入狀況並不是個案。仙草主要分佈在福建龍岩、廣東梅州、江西的瑞金、會昌等地,這些產區大部分是位於偏遠山區、經濟落後的革命老區。“種植一畝仙草可以為當地帶來4000多元的收益。在仙草種植主產區,一家兩口可種植5至10畝,即每年可為每戶農戶帶來1至3萬元的收益。”加多寶品質與資源管理部總經理龐振國對記者表示。
  記者瞭解到,目前加多寶在9個省份建有種植基地,種植加多寶涼茶配料“三花三草一葉”(菊花、金銀花、雞蛋花、甘草、仙草、夏枯草、布渣葉等草本植物)“三花三草一葉”的種植,確實給當地農戶帶來遠高於傳統農作物的收益。山東平邑是金銀花主產區,當地大多數為山區丘陵地,以往當地主要以種植花生、地瓜為主,每年只種植一茬,每畝地年純收入不足1000元。改種金銀花後,每畝地年純收入均在3000元以上,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每畝地毛收入可達8000至10000元,這給當地農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加多寶公益夢想:以善促善,人人公益
  清道光年間廣東鶴山人王澤邦研製出正宗的廣東涼茶。1996年,加多寶的誕生開啟了現代涼茶的新篇章,將涼茶飲料打造成我國繼碳酸、果汁、茶飲料之後的第四大品類。如今,加多寶扛起“涼茶中國夢”的大旗,希望能將涼茶推向國際舞臺,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在成長的過程中,加多寶的公益之路一路隨之而行。回顧加多寶這十多年的公益路徑,王月貴深有感觸。公益對加多寶而言,首先意味著為消費者生產和提供一個好的產品。產品是優質的、安全的、健康的,對於企業而言就是最基礎的公益;其次,企業必須能夠承擔起經濟責任,實現盈利,讓員工有收入能夠照顧家庭,並保障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經濟利益。在此基礎上,加多寶積極探索企業公益最有效的途徑,從最初積極響應社會問題、捐贈大額資金和物資,到與專業組織合作,發展可持續公益,不斷完善企業的公益行為。“
  現在,加多寶又同步打造另一個夢———人人公益。無論從”發展型助學模式“、”建設型扶貧“還是訂單型農業合作模式,加多寶這些公益行動的背後都有著一脈相承的關聯性:讓每一筆錢花在刀刃上,最終實現以善促善、人人公益。
  在王月貴看來,加多寶一直堅信公益的普世價值,通過可持續公益行為踐行企業社會責任,能讓更多受益者成為愛心傳承者,以企業小善帶動社會大善,使公益正能量循環不竭,最終促成人人公益的全民善舉。
  在公益項目運作逐漸得心應手之後,加多寶也鮮見地將公益上升到企業的戰略層面:加多寶集團是以為消費者提供健康時尚飲品為使命和註重公益事業的企業。
  這個新的角度,決定了加多寶在未來公益模式創新上必然產生更大的推動力。任何公益模式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豐滿。“王月貴透露,在玉樹災後重建中探索出“建設型扶貧”模式後,加多寶在雅安災後重建中就對這一模式進行了創新應用:在玉樹災後重建中,“建設型扶貧”更多地體現在單一的項目上;而在雅安重建中,我們嘗試了整村援建的”建設型扶貧“模式,即通過設施完善、產業扶持、能力提升等關鍵環節,支持寶興縣雪山村建設成為特色文化村莊。
  加多寶多次獲得中國慈善行業最高榮譽“中華慈善獎”,這是對加多寶多年來公益路徑最大的支持。未來,加多寶除繼續關註教育和扶貧領域外,還將其他公益領域加大投入,如在個案捐贈領域,致力於通過加多寶對典型個案的援助,帶動整個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持續關註。
  “一家企業的力量是有限的,加多寶希望通過自身的點滴努力,以善促善,帶動更多公益力量關註並參與公益,營造一個‘人人公益’的美好氛圍,讓公益慈善在更大範圍傳播下去,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王月貴表示。
  加多寶以一罐涼茶作為善心的開端,承接前人涼茶文化的心血結晶,積德累善,永葆赤子之心,該出手時就出手,為公益事業殫精竭慮,惠及千萬同胞。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加多寶十八年公益善行,是當之無愧的”大愛無言“。
  本文來源:北青網
  【打印】【頂部】【關閉】
     (原標題:5年3個億 解密加多寶“以善促善,人人公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78twti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