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央廣網北京3月20日消息(記者 於聞)以寬厚、寬容、寬鬆為內容的“三寬”教育模式研討會3月20日在北京大學舉行。
  與會專家認為,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信息化社會到來,新時代帶來的全方位的挑戰使教育格局悄然發生了變化。以前較為邊緣化的家庭教育承擔起更多的教育責任。但是,這個教育的新生力軍卻面臨著社會轉型時期的很多矛盾和變數:應試教育的剛性作用帶來的評價體系的單一;“獨一代”家長面對“獨二代”孩子時出現的培養溝通障礙;相對富裕的經濟環境導致一些人的生命價值觀的走偏;長期處於家庭私密模式下的家長教育理念落後,教育水平較低……,這一系列問題都成為教育健康發展的潛在制約。
  如何破解教育難題?為了為國分憂,為政府分憂,全面探索社會新背景下家長教育的新思路,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家長教育學院依托北京大學家長教育與人才成長課題組的專業優勢,進行了一系列城市合作模式的探索和嘗試。截止2014年2月,先後在河北高碑店、山東鄆城、黑龍江哈爾濱、河南睢縣等地市,和當地政府、關工委及教育局合作,啟動“三寬”家長教育工程城市推廣活動。他們協助地方打造家庭教育先進城市,指導當地中小學、幼兒園及校外教育機構開展家庭教育課題研究,培訓家長教育種子老師,豐富和完善家長學校和家校合作機制,幫助家長通過系統學習走出家庭教育誤區,建立全新的家庭教育體系,倡導教育者以寬厚的人格、寬容的態度、寬鬆的環境培養合格人才。這種創新的實踐在一年時間內,通過這種合作方式,在全國各地先後培訓了校長、教師8000人次,直接或間接受益的家長達十餘萬人。通過施行家長教育工程,落實家庭教育工作,為優化未成年人教育環境,塑造家庭幸福等,闖出了一條新路。中國關工委家長教育學院院長蕭斌臣和其他專家介紹說:
  一、在參與城市共建的過程中,要把家長教育做成一個系統工程,而不是簡單的課程。具體來講,就是將家長教育植入到城市文明建設中去。千家萬戶的“中國夢”要基於什麼基礎上才能實現?都可以通過與群眾切身相關的家長教育來切入。因此,該院為各地逐一制定了個性化家長教育工程整體運作方案,在地方成立指導機構,開展問卷調查,有針對性地開展公益講座和市民大講堂活動。
  二、發展基地學校,將系統、科學的全套家長教育課程送進學校,培訓廣大教師及班主任,彌補他們在家長教育和家長溝通方面的知識空缺,促進教師素養的全面提升。
  三、以基地學校為根據地,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家長返校學習家長課程。學習形式以組織家長講座、舉辦報告會、開展互動沙龍活動為主,不拘一格。通過對家長的輪訓,傳播家長教育理念,將影響範圍擴大化,達到家長教育理念及知識的普及。
  四、教育的落腳點是孩子,前面所做的都是圍繞改變教育環境展開的。但這還不夠,還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發展特點在合作城市的基地學校中引入了自行研發的課程,像夢想教育課程、國學、學習能力培養課程、生命教育課程、生涯規劃課程,等等。通過這些校本課程的植入直接影響和改變孩子。
  通過這幾大類工作的落實,更新教育觀念,改變的是當地的教育生態。這張由家長教育工程打造的城市名片,令人刮目相看。  (原標題:改善教育生態:“三寬”家長教育模式研討會在京舉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78twtia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